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公报 > 2020年 > 第二期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20-08-31 15:25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许昌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0年4月24日                


许昌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许昌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意见》(许发〔2019〕20号),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探索路径、打造样板、走在前列”要求,立足我市产业基础,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坚持市域统筹推动和县域主体推进并行、优化存量和扩大增量并重、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并举,优化产业布局,构建产业生态,加强载体建设,强化示范引领,优化发展环境,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产业特色鲜明、双创要素集聚、综合实力雄厚的智造之都。

(二)发展目标

到2022年,制造业总量规模、产业结构、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初步形成以智能制造为引领、高端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总量不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超百亿企业突破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2000家,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形成电力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及服务、再生金属及制品、新一代信息技术、碳硅先进材料、新能源及网联汽车等一批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产业集聚区内企业亩均税收达到15万元;绿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完成省定目标。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省级研发平台达到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00家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

——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80%;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达到8000台以上;建设200条智能化示范生产线;建成50家智能工厂(车间);实现5000家工业企业上云;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对标和贯标企业分别达到800家、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完成智能化诊断。

——质量效益稳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利润总额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6%以上;创建3个以上知名品牌示范区。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三大工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1.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推动现有传统产业,大力实施绿色化改造和技术改造,提升产业自动化、数字化水平;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化解过剩产能;对铸造、陶瓷、烧结砖瓦、再生金属、耐火材料、石灰、活性炭、浴柜、人造板等行业实施兼并重组、退城入园、优化布局,实现资源优化和环保集中治理,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建材产业。控制水泥产能,积极采用先进工艺、智能化控制技术、节能环保装备,重点发展高强度水泥、干粉砂浆、精品骨料、超细微粉、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等产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重点发展外墙保温一体板、聚氨酯复合板、烧结保温密孔砌块及装配式建筑等产品,在节能环保防火保温、农作物秸秆利用、工业废弃物利用、废弃土类建筑垃圾利用及装配式墙体等领域有所突破。推动卫浴洁具发展智能浴柜、高端坐便等高端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推动板材行业开展环保革命,实现从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控制耐火材料产能总量,通过工艺技术改造,发展绿色、高端产品。(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东城区)

(2)轻工产业。引导企业应用智能化纺织装备,实现纺纱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数字化监控和智能化管理,重点发展高端面料、工业用品、医疗用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服装行业重点发展休闲男装、都市女装、时尚童装、定制服装、特殊服装等高档、定制服装,畅通销售渠道,提升自主品牌价值。提升箱包行业设计能力,丰富产品品种,推动低端包袋为主的产品向高端化、时尚化、功能化、个性化的产品发展;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培育质量过硬、信誉度高的许昌箱包品牌。推动纸制品行业提升装备水平、改造工艺流程,降低成本、物耗和能耗,实现由单一、低附加值产品向特种纸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发挥钧瓷品牌影响力,加大陶瓷行业改造提升,探索钧瓷艺术与日用瓷的深度融合,推动日用陶瓷向高端化、个性化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魏都区、建安区、鄢陵县、襄城县、禹州市)

(3)煤化工产业。大力实施绿色化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2020年年底淘汰炭化室高度在4.3米及以下的焦炉,大幅减少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推进原煤—焦炭—氢气—尼龙66盐—气囊丝等高端产品的延伸,打通原煤—针状焦(碳纤维)—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负极材料)产业链,扩大氢气—硅烷气—区熔级多晶硅(纳米硅粉)—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规模,实现煤焦化工与硅碳先进材料和新兴能源产业的完美对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加强不同工艺的集成联产,构建煤焦硅碳大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襄城县)

(4)铸造产业。建设完善铸造产业园,推动铸造企业搬迁入园。以技术进步、精益管理为支撑,优化铸造产业工艺、产品、装备,降低生产过程的能耗和物耗。引导铸造企业走创新发展、高端发展、绿色集约发展之路,加快推动传统铸造行业向精密、有色、高端铸造发展,打造现代铸造行业体系。(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禹州市、长葛市)

2.实施优势主导产业优化提升工程。支持具有一定基础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全力实施智能化改造,培育智能制造典型示范企业;促使产业链条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高市场占有率。

(1)装备制造产业。

电力装备。围绕电力装备的发、输、变、配、用、调等六大环节,重点发展光伏、风电、核电等新能源装备;着力突破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和1000kV(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微电网关键技术装备等核心关键技术;建立电力三次设备工作站,发展电力智能运维装备及远程运维装备。以龙头带动、集群引进、硬软互动、加速配套、同步发展为着力点,建设主导突出、功能完备、配套齐全、协同有力的千亿级电力装备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魏都区、长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襄城县)

汽车及零部件。坚持整车、零部件互动,双向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新能源专用客厢车、专用货车、专用作业车、特种作业车等产品;加快商用车新产品开发进程。精准对标国际顶尖标准,强化智能化、技术化改造,做强做大等速传动轴、镁合金汽车轮毂、汽车齿轮系列配件、汽车发动机系列配件、变速箱系列配件、汽车玻璃系列配件等零部件,逐步形成由零件到部件,由部件到总成的发展模式。(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长葛市、建安区)

成套装备。聚焦电梯、农业机械、烟草机械、建筑机械、矿山机械、食品机械等装备,加大科技创新,推进智能化升级,重点发展高速节能直梯、智能农机、滤棒成型类烟机、振动搅拌机、液压圆锥式破碎机、家用互联网远程控制食品机械等高端、智能产品。加大整机及关键配套件企业的集聚程度,提高产品本地配套能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不断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安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魏都区、禹州市、襄城县)

(2)食品产业。重点发展烟草、肉制品、面制品、白酒、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烟草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全省标杆;巩固肉制品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互联网+冷链物流”;推进蜂产品、红薯制品、豆制品产业集群建设。加强技术革新,优化生产工艺,提升智能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巩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优势地位,打造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等品牌,提升市场影响力。引导企业建设诚信管理体系,实现产品全程可追溯,保障食品安全。(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鄢陵县、襄城县、建安区、禹州市、长葛市)

(3)节能环保装备及服务产业。聚焦资源再生利用、电力行业高效节能装备、电机及拖动设备、成套环保设备等优势领域,推动产业向“延链、强链、绿色、提质”方向发展。以中欧(德)再生金属生态城为载体,引进德国等先进技术工艺,推动再生金属产业链向下游高端领域延伸,提高再生不锈钢、再生铝、再生铜和再生镁等产品附加值;以龙头带动、加速配套、硬软互动、同步发展为着力点,加快节能变压器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加大节能电机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研发,开拓新能源汽车电机等新领域。加快长葛市-建安区节能环保产业带布局,建设禹州市环保装备产业园,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千亿级节能环保特色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禹州市、长葛市、建安区、魏都区)

(4)超硬材料产业。瞄准行业技术最前沿,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围绕超硬材料及制品等领域,重点向粗颗粒、高性能、系列化方向拓展,发展超硬复合材料、金属粉末、粗颗粒高品级金刚石、宝石级大单晶、黄色细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发展高档金刚石磨具、切削刀具、拉丝磨具、高效精密工具开发等产品。推动产业由制造向创造转变,由速度向质量转变,由产品向品牌转变,提升产品综合竞争能力。(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长葛市、禹州市)

(5)发制品产业。围绕发制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加强人发、化纤发和发套产品的技术研发,建设企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平台,推进产品向高端化迈进。推进传统营销渠道与跨境电商“两轮驱动”,申报中国(许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许昌发制品营销全球工程,巩固亚非市场、拓展欧美市场,占领高端消费市场,打造发制品国际知名品牌,提升品牌附加值。(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建安区、禹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3.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程。大力培育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产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强产业转移力度,加大示范应用强度,抢占未来发展高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统筹加快黄河鲲鹏产业项目建设,扩大提升黄河鲲鹏生产基地的产能;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鲲鹏创新中心,提升产品的硬件质量和软件适配性能;实施精准招商,引进一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黄河鲲鹏产业供应链中心、研发和销售基地,打造黄河鲲鹏产业生态体系。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高端软件等信息产业,建设河南省电气工业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颍云物联网小镇、中原云都数据湖产业园。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智能感知、识别、交互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推动智能传感、控制、检测的率先应用,形成与省人工智能发展相适应的局部优势。(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建安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禹州市)

(2)硅碳先进材料产业。强化与平煤集团的深度合作,围绕硅烷气、太阳能电池片、碳材料等领域,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推动电子级多晶硅及单晶硅、区熔级多晶硅、晶元片、银浆银粉、太阳能拉单晶切片、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锂电池负极材料、碳纤维等项目建设。形成以硅、碳材料产业链为主线,产业链上的副产品互为原材料的硅碳材料“产业网”,建设硅碳先进材料产业园,打造千亿级国家硅碳先进材料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襄城县)

(3)5G产业。依托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邮)许昌基地,在5G智能网联车、自动驾驶、高端仪器仪表、核心设备制造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加快推进产品产业化。通过精准招商,对接5G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设一批5G产业项目,完善5G生态合作产业链。运用5G技术助力云计算、AI、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4)新能源及网联汽车产业。聚焦整车、动力电池、充换电等关键领域,加快发展车载终端、车载芯片、锂电池、轻量化材料等关键零部件。加快新能源汽车整车、锂电池等重大项目建设,增强产业配套优势,提高电动专用车产能和产销率。支持充电龙头企业,开展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等新产品研发,培育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长葛市、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5)生物医药产业。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医药健康产业园和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发展仿制化学药、中药种植与饮片加工、医药健康等。建设中药材基地,开展中药新品种开发和传统中药制剂二次开发,推动中医药产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加快发展一批品牌通用名药的仿制药,推动医药中间体手性合成和拆分等研发和技术攻关,实现向高端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升级。加快技术研发和新药审批步伐,推进化学原料药向医药制剂转型。围绕生物医药,加大开放合作力度,构建研发与成果转化等服务体系,建设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基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禹州市、长葛市、建安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6)智能装备产业。围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专用设备等重点领域,提升自主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重点推动工业机器人本体、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及整机的协同创新。加大示范应用推广,打造智能装备标杆。加强与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地的合作,建设两岸(河南)智能装备产业基地许昌核心区。(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经济技术开发区、长葛市、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二)实施六大行动,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

1.持续实施“三大改造”行动。纵深推进智能化改造提效扩面、绿色化改造提标示范、企业技术改造提速升级。引导企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智能化改造,推动体系重构、流程再造,建设智能工厂(车间);分行业培育省、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引领同行业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升级,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实施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有效提升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水平,实现污染物超低排放或近零排放。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推广应用高效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开展高耗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培育扶持树立标杆企业,创建省级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环保引领企业。推进循环化改造,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加快静脉产业园、襄城县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园、许昌(魏都)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和《河南省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目录》,全面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推动企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开展技术改造,促进产品质量、品牌和效益提升。(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襄城县、魏都区)

2.积极实施“两业”融合发展行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会展经济等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质检中心、会展服务公司等的专业化服务平台。鼓励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第三方工业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在线交易、支付结算、物流配送等服务。支持企业建设行业协会、商会、产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发挥其在服务企业发展、规范市场秩序、开展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作用。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围绕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等领域、深度挖掘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实现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引导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发展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模式。鼓励企业向供应链上游拓展协同研发、解决方案等专业服务,向供应链下游延伸远程诊断、维护检修、仓储物流、融资租赁、消费信贷等增值服务。(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工商联、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3.大力实施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打造行动。加快推进企业上云,培育引进云服务商,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将基础设施、业务系统、设备产品向云端迁移。持续开展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对标和贯标工作,引导企业建立完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促进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组织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自评估、自诊断,逐步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自评估、自诊断全覆盖。积极引进国内外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龙头企业成为行业关键环节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企业提供各类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积极构建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创新应用平台建设,创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推进光纤宽带网络、5G网络建设,全面构建适应发展、安全可靠的高速宽带网络。(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

4.统筹实施产业布局优化行动。充分考虑各地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发展特色,围绕产业链建立“链长制”,统筹全市产业链发展,推进产业链垂直整合、横向集聚。各县(市、区)要综合考虑本地实际,准确定位本地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生态环保的原则,打造主导产业突出、比较优势明显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聚焦特色优势和高端高新产业优化设置主导产业,限制发展并逐步退出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一般制造业,打造引领性强的高新产业集群或与城市功能相协调的都市型产业集群。布局建设区中园,聚焦产业链高端环节和新兴产业领域,建设高端产业园;吸引创新创业主体入驻,建设创新创业园;结合“散乱”企业整治,建设专业特色产业园;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建设服务业专业园。(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

5.全力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行动。持续实施培育大企业集团行动计划,培育发展一批营业收入超百亿元、超50亿元大企业集团。开展“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引导企业长期专注于细分产品市场的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打造一批“隐形冠军”企业。持续开展企业促成长活动,推动“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完善中小企业库,建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形成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广“整机+配套”“原材料+制成品”等产业链模式,提高产品本地化配套率,构建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融通发展新格局。持续实施企业家队伍培养“十百千”行动计划,提升企业家素质。实施企业家精神倡树计划,充分激发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商联)

6.推动实施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全面落实质量强市战略,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重点,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制造业质量品牌。推进装备制造、食品、卫浴、陶瓷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具有“许昌特色”的品牌企业、品牌产品,争创中国质量奖、河南省省长质量奖、河南省名牌产品。建设完善许昌泛在5G小镇、颍云物联网小镇等特色小镇,培育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安全培训、诊断和辅导活动,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健全质量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制度和失信惩戒机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禹州市)

(三)构建四个体系,构筑制造业良好生态。

1.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引导企业建立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研发平台,支持重点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形成“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和海外研发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核心装备、关键材料、系统软件、基础零部件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创新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加快企业创新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的深入对接,重点推进高端装备、新兴产业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发明创造,促进发明专利数量的持续增长。(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构建开放合作体系。开展产业精准招商,瞄准产业链领军、骨干、前沿企业,深度谋划项目,编制招商专案,落实专班专人,加强跟踪对接,切实提高承接项目签约率、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产率。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以德国、瑞士、日本、韩国为重点,围绕智能制造装备、新型材料、环保装备、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产业合作对接活动,建设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中德(许昌)产业园。推进区域对接活动,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一批制造业行业龙头企业、知名品牌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建设两岸(河南)智能装备产业基地许昌核心区。支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拓展全球业务,增强综合竞争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3.构建金融保障体系。建设市金融共享服务平台,全面打造智慧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供应链金融等多元化融资服务,信贷投放每年增长180亿元以上。推动设立市级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围绕硅碳先进材料等重点领域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大基金支持力度。优化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后备队伍,力争每年实现1—2家企业在主板上市。市、县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分别逐步达到5亿元、2亿元。引导银行、保险、社会资本成立融资租赁公司,为制造业提供高质量装备租赁服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动。(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许昌市中心支行、许昌银保监分局、市国有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4.构建人才支撑体系。发挥“许昌英才计划”政策导向作用,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高层次人才。推动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校企互动,共建专业学院、实验室、实训基地,加大紧缺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持续开展制造业领域大工匠的培养选树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高端技能水平。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持续提升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深化中德职教教育,借鉴转化德国“双元制”模式,开办“双元”办学试点班。发挥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打造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使用、激励、流动制度。(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发挥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职能,统筹协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设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由产业经济、专业领域、行业协会等方面专家和企业代表组成,研究制造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对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评估。(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健全财政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制造业的奖励和补助力度。充分发挥国家、省级各类资金的引导作用,设立市产业发展基金,建立中小微企业担保风险补偿金,重点支持企业智能、绿色、技术改造、智能制造生态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首台(套)产品等。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开展减税降费“应享尽享”攻坚行动,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创新用地保障,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项目用地。深化要素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运用更灵活的价格机制,降低企业用电、用水、用气等成本。(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改委)

(三)营造优良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努力实现“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持续推动“四个一百”专项行动,切实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金融工作局)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