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三大攻坚战专题 > 精准脱贫

向着全面小康目标坚定前行——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信息来源:许昌报业传媒集团【作者:【信息时间:2019-02-21 08:34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补齐“最大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答题。2018年,在许昌大地上,脱贫攻坚战轰轰烈烈,“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誓言响彻云天。

这一年,全市9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均降至2%以下,村级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全部达标,符合退出条件。至此,全市19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6627户17925名贫困人口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均达到脱贫标准,实现了稳定脱贫;

这一年,我市全年落实专项扶贫资金5.48亿元,比2017年增长18.42%,安排实施761个扶贫项目,目前项目已全部完工;

这一年,全市1303家企业与1485个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792万元;

……

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2018年,我市坚持精准方略,聚焦脱贫质量,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扛稳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

哪里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哪里就有生动的脱贫实践;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层层抓好落实,才能解决问题。

市委、市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高点谋划、高位推进。我市建立了每周二“扶贫日”工作制度,市级领导坚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定期到分包联系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暗访调研工作,2018年,市委书记、市长胡五岳实地走访了5个县(市、区)10个乡镇的11个行政村;其他市级领导干部开展调研走访473次,协调解决问题285个,有效推进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2018年,我市落实专项扶贫资金5.48亿元,比2017年增长18.42%,安排实施761个扶贫项目,目前项目已全部完工,拨付资金5.34亿元,拨付率97.34%。

此外,2018年,我市结合实际,成立了产业扶贫、就业创业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等15个脱贫攻坚重大专项指挥部,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和推进会议,分析研判形势,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各重大专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我市积极完善行业扶贫政策,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3500元,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050元,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各县(市、区)2018年集中对28家乡镇敬老院进行了改造提升,接纳能力达到2910人;完成农村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358户。同时,卫健、人社、教育、住建、民政、残联等部门围绕行业政策落实,分行业、分系统开展扶贫干部培训,切实提升扶贫干部的攻坚能力和政策水平,2018年,各行业部门开展专题培训15次,受训人员达到1375人次。

我市按照“抽硬人、硬抽人”要求,从全市后备干部中选派素质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同志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新一轮共选派第一书记427名,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后进村全覆盖;加强和充实驻村工作队帮扶力量,全市组建驻村工作队427支,派驻工作队员1349名;积极发现和挖掘驻村一线的先进典型和人物,及时表彰奖励,树立标杆,弘扬正气;通过为第一书记体检、办理保险、提高补助标准等方式,为第一书记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让第一书记有底气、有信心、有激情地干好工作。

与此同时,我市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数量多、经营活的优势,持续深入推进“千企帮千村”精准帮扶活动。全市1303家企业与1485个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792万元。团市委牵头开展了“爱心汇”社会扶贫捐赠活动,募集款物87.3万元;市妇联以“巧媳妇”项目工程为抓手,举办各类实用技能培训班147期,培训农村妇女5917人次,建成“巧媳妇”就业创业基地182个,辐射带动贫困妇女522人就业;市工商联通过发放倡议书、召开动员会等形式,组织异地商会和民营企业捐助“六改一增”专项基金292.2万元;市慈善总会筹募善款1607万元,重点用于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特殊贫困户救助。我市还启动实施市域内结对帮扶工作,组织魏都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4个没有扶贫任务的区“一对一”帮扶禹州市、襄城县等4个脱贫任务重的县(市、区)。4个区共捐赠4233.5万元,帮助开展“六改一增”、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以及扶贫产业发展,推动了全市社会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

贫困群众满意是最高的标准

群众满意是检验脱贫成效的“唯一标准”。而贫困群众的满意度就来自于撸起袖子、俯下身子的实干,来自于“钉钉子”的狠劲和“绣花”的匠心。

着力打好“四场硬仗”。我市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结合贫困群众自身条件和发展意愿,凝心聚力打好产业扶贫、就业创业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四场硬仗”。全市累计建成扶贫就业基地381个,吸纳2846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建成村级扶贫电站88个,覆盖贫困户4460户;打造生态旅游扶贫线路5条,带动8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实现稳定增收;培训贫困劳动力2133人,新增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947人,2.41万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新增扶贫贷款2.04亿元,累计达到13.97亿元,带动2.19万户贫困户增收;坚持开展生态扶贫促脱贫,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有序推进“四大行动”。健康扶贫方面,全面落实各项补助9126.9万元;开展9种大病集中救治383人次,全市贫困群众城乡基本医保参保率、重特大疾病救治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均达到100%;免费为贫困人口配送药品22.26万人次;改造提升193家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教育扶贫方面,为27778人次贫困学生发放教育补助2220.16万元;“特岗计划”招聘特岗教师400名。住房保障扶贫方面,2018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209户,基本实现了“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的目标。扶贫助残行动方面,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2018年享受“两项补贴”的贫困群众达到16760人次;免费发放贫困残疾人辅助器械2283件,完成农村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358户。

积极实施“四大工程”。我市实施交通扶贫工程,2018年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410公里,开通农村客运班线105条,建制村通邮率达100%;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0个贫困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电网升级和网络扶贫工程,完成7个深度贫困村的电网建设改造,全市19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了4G网络和宽带全覆盖;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全市打造“五美庭院”8.5万个,村庄绿化覆盖率接近50%,贫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我市还通过扶、树、奖、建等途径,大力开展“志智”双扶,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精神贫困”问题。

确保高质量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贫有千种,困有百样。地区不同,扶贫对象不一样,工作方法也应该不一样。

我市一方面将全市7个深度贫困村和99个贫困发生率高于2%且贫困人口较多的非贫困村列为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用于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短板。2018年,我市在深度贫困村投入资金1134.9万元,安排实施扶贫项目18个。另一方面,针对因病、因残致贫的特殊贫困群体,落实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等资产性收益,持续挖掘政府和企业公益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在此基础上,我市积极探索实施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料、日间照料及重度贫困残疾人集中托养等工作,加强乡(镇)卫生院、敬老院“两院”改造力度,扩大容量,延伸服务,确定特殊贫困群体如期脱贫不返贫。

此外,按照“四个必到”和“三个面对面”要求,我市先后开展了精准识别回头看、动态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澄清贫困底数,夯实攻坚基础。全市排查2087个村,排查农户89.51万户、371.11万人,全年新识别209户、638人,脱贫6627户、17925人,实现了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程序合规“三个100%”。在此基础上,结合贫困户户情、劳动力状况、就业意愿等,我市全面推进贫困户分类管理,因户分类,因人施策,对有劳动能力有生活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就业覆盖等方式脱贫;对没有劳动能力但有生活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开发式扶贫和保障式扶贫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脱贫;对没有劳动能力也没有生活能力的贫困户,通过政策兜底实现脱贫。

与此同时,我市按照分级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灵活培训相结合、“外请专家”与“内请行家”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培训活动,着力解决扶贫干部“想干不会干,想干干不好”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已举办各类培训班80个,开展实地考察教学20次,培训人数达2.5万人次,实现县、乡、村三级扶贫骨干业务培训普遍轮训一遍,全市扶贫干部的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坚持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以作风建设成果促进扶贫政策落实和工作效率提升。2018年,全市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115件,责任追究240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99人,诫勉谈话47人,其他组织处理94人,曝光扶贫领域典型案例28起39人,形成了严管严查的高压态势,有效倒逼干部作风转变。

我市还把结对帮扶淅川县摆在与自身精准脱贫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产业帮扶、劳务协作、人才支撑、基础援建等6条途径,倾心倾情倾力推进结对帮扶工作。我市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150万元,援建31个村、67个项目,目前项目已全部竣工投用,贫困群众已经受益。

勠力同心,攻坚拔寨。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打赢这场硬仗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斗志。坚持定力、开足马力,精准发力、深处着力,许昌人民正步履铿锵,携手迈向小康之路。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