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许昌市2015年 两会专题 > 河南两会

谢伏瞻政府报告解读:2015年我们的工作重点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15-03-24 15:50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改善环境基础上,生产总值增长8%,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值增长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

  2015年重点工作:

  (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全面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

  加快航空港枢纽建设,确保机场二期工程、郑州至机场城际铁路建成投用,基本建成外围高速公路网。加快物流体系建设,深化与卢森堡货航及一批国内外大型物流集成商合作,积极推进中国邮政郑州集疏中心等物流设施建设,完善航空货运网络,提升国际货运集疏能力。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推动高铁沿线城市经济带建设,依托综合交通网络打造城镇密集带,加快郑汴一体化步伐,促进郑州与毗邻城市形成组合型大都市区,支持省际交界地区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推动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增强县城产业支撑和人口吸纳能力,选择一批重点镇开展小城市建设示范。

  实施城镇基础设施扩能增效工程。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供排水、供热供气等设施建设,推进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00万吨、垃圾日处理能力2000吨、日供水能力80万吨

  加快城市快速路、公共交通、停车设施和换乘站建设,完成郑州地铁2号线一期主体工程。分类指导各市县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工49万套、基本建成30万套。

  充分发挥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拉动作用

  加快现代交通系统建设、能源支撑系统建设和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基本建成郑徐客专主体工程,全线开工建设郑万高铁河南段和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河南段,开工建设郑合高铁河南段,加快郑太、郑济高铁前期工作。着力打通省际高速公路断头路,继续推进客运场站建设和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抓好沙颍河复航等内河水运工程建设。

  充分发挥要素的保障作用

  加快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吸引更多境内外金融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壮大金融主体。深入实施人才发展规划,加快郑州航空港引智试验区等平台建设,扩大高层次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规模。创新土地供应方式,扩大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范围,着力解决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问题。提高重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着力防控各类风险

  坚决制止、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妥善化解部分行业特困企业和金融、房地产、地方债务、社会领域积累的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二)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壮大服务业

  出台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服务外包等政策,实施养老健康家政、信息、节能环保、旅游休闲、住房、文化教育体育消费工程,滚动实施100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

  推动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文化旅游等高成长性服务业提速度,健康养老、科技服务、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业扩规模,商贸流通、房地产等传统支柱服务业添活力。

  推动工业转型发展

  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再引进一批整机企业和核心配套企业,尽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研发能力。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支持汽车、装备等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尽快形成一批以终端高端产品为主导的优势产业集群。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推进制造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建设中国中部电子商务港,培育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和线下体验店。大力发展航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示范工程,鼓励企业探索新型商业模式。

  (三)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

  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以“四大工程”为抓手,推进现代农业大省建设,努力使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建设一批果品、蔬菜、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茶叶、核桃、油用牡丹等特色产业生产加工基地,大力提升一批生猪、家禽、肉牛肉羊、奶业集群发展水平,支持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及规模化、标准化示范性原料基地。

  加强农业基础能力建设

  强化水利基础保障作用,加快出山店水库、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小农水重点县等项目建设,实施一批引黄调蓄、中小水源及水系连通工程,建成河口村水库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前坪水库。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4000万亩左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坚决防止“非农化”“非粮化”。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审慎搞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加快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信托中心。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农电体制改革,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再解决100万农户“低电压”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万公里以上,新增农村沼气用户5万户,改造农村危房12万户以上。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的净化工作,选择一批村庄实施硬化美化。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坚持片区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再实现12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突出抓好“三山”地区扶贫,加快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

  (四)全面深化各项改革

  积极跟进落实中央出台的重点改革举措,聚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成效。

  以简政放权为核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基本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幅减少前置审批。开展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公开流程,提高效率。

  以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基本完成国企公司制改革,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合理确定国企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规范领导人员职务消费,扩大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试点。继续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试点,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功能分类。

  以激发活力和创造力为目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建设省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市场服务体系,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目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今年起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除涉密信息外全部公开预决算。改革省属本科高校、职业院校财政经费核拨机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营改增”、消费税、资源税等税制改革。

  以提升资金支撑保障能力为重点深化投融资体制和金融改革

  积极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向社会推介100个左右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示范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运营。制定促进资产证券化、私募债和私募基金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政府投融资公司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全面推进县级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力争经过三年努力,县级联社全部达到农商行组建标准并完成组建。

  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加快城镇化相关改革

  深入落实户籍制度改革举措,积极推进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领域的配套改革。以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工程,持续推进县域医疗联合试点,全面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五)积极扩大对外开放

  拓展开放空间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海铁联运、空铁联运业务,巩固郑欧班列领先地位,构建与欧亚地区便捷的运输通道。强化郑州、洛阳节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谋划建设亚欧大宗商品商贸物流中心、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

  创新招商方式

  整合精简一般性招商活动,提高招商针对性与实效性,办好第九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招商活动,筹划搭建世界级招商平台。

  完善开放平台

  申建国家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推动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成规模、上水平,加强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公安边防等建设,加快进口肉类、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建设,申建进口澳大利亚屠宰用牛指定口岸,全面运行河南电子口岸,促进各类口岸和特殊监管区之间互联互通、功能集成、协同配套,努力把郑州建成中西部重要的内陆口岸城市。

  优化开放环境

  积极申报河南自贸区,复制现有自贸区创新办法,完善客商投资项目审批代理制,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

  积极有序“走出去”

  推动传统产业向境外转移过剩产能。鼓励农业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培育出口基地和出口型产业集群。支持企业建立全球营销网络和战略资源渠道。

  (六)不断强化创新驱动发展

  紧紧抓住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创新水平。

  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推进开放式创新,引进一批高科技项目带动技术水平提升,支持企业与国内外同行、大型央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创新平台,鼓励各地与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科技园区,支持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设立研发中心、购买专利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建100家省级研发中心和10家国家级创新平台。

  加快省科技新馆前期工作,加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成熟技术产业化。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协同创新,力争突破50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三年行动计划,满腔热忱地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七)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提升文明素质

  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主题活动,积极培育文化大师和中原文化代表人物。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健全全媒体舆论宣传联动机制,讲述好河南故事。

  繁荣文化事业

  建设一批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加快省直文艺院团新建剧场等项目建设和二里头夏文化遗址博物馆、中原考古博物院、省书画院新址等项目前期工作。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档案、史志、文史事业。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持续开展“扫黄打非”。

  壮大文化产业

  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双十”工程,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

  完善文化体制

  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支持文化企业上市。发展壮大大河网络传媒集团、大象融媒体集团。组建新闻出版广电控股集团,完成县级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任务。

  (八)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

  积极推进工业企业脱硫脱硝除尘、城市燃煤锅炉拆改、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城市施工和道路扬尘治理、秸秆焚烧整治,严控污染物排放,让群众看到治霾新成效。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海河等重点流域河流污染治理,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把环境恶化势头压下来。

  节约集约利用能源资源

  全面加强节能工作,重点推进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变革能源利用方式,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开展低碳城市、低碳社区试点。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单位土地投入产出强度。大力推广应用节水、节材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生态系统建设修复

  抓好林业生态工程,提升林业生态省建设水平。加强气象、地震、测绘工作,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治理。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制度,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探索把环境质量反降级作为刚性约束条件,使绿色发展者受益,让损害环境者付出代价。

  (九)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继续实施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办好群众急需实用的事情。

  保持就业稳定增长

  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降低企业失业保险费率,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妥善解决化解产能过剩中下岗分流职工再就业问题,努力使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

  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调整方案,实行乡镇工作补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依法治理欠薪“痼疾”,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提高18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10%,实行城乡统一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实现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30张的目标。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努力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关爱。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新建、改扩建1000所幼儿园,新增18万个幼儿学位,进一步缓解城乡“入园难”问题。

  力争每个县(市、区)新建1—2所初中、小学,逐步解决城镇义务教育超大班额问题。

  深入实施职教攻坚二期工程,推动100所职教品牌示范院校建设,落实普惠性中等职业教育政策,从秋季起对全日制中职在校生全免学费。

  重点建设10所示范性应用技术类本科院校。今后三年省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支持省内高校与海外知名高校联合办学。

  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建设一批全科医生临床培育基地和标准化县乡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建设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让更多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再提高6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从人均35元提高到40元。完善新农合大病保险,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城乡全覆盖,开展贫困地区免费营养支持项目试点,对试点地区6—24个月龄婴幼儿给予营养补助。

  创新社会治理

  着眼“双安”、推进“双治”、强化“双基”、健全四项基层基础制度,加快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建立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健全信访终结机制,抓好阳光信访、逐级走访、诉访分离、积案化解等工作。构建“一村一警”长效机制,依法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和黑恶势力

  (十)切实增强政府执行力公信力

  以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重点,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完成“六五”普法任务。严格依法行政考核,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改进服务方式,推行一口受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和网上办理。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素质。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控“三公”经费,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惩处失职、渎职,确保政令畅通、政策落地。

  持续加强廉政建设

  强化“一岗双责”,把廉洁从政贯彻到政府工作各个环节。扎牢制度笼子,完善财政资金支出、工程项目招投标、国企改革及土地、矿产等国有资源交易领域各项制度,堵塞漏洞。

  自觉接受各方监督

  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深化政务公开,回应社会关切,让人民更好地监督政府,让政府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意愿!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