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许昌 > 文旅资讯

东城墙街:老许昌的历史“见证者”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22-04-14 10:26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一座城池的故事,自然要从城墙讲起。许昌市区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街道----东城墙街。它虽然很窄,也不繁华,却刻满了时光的年轮。

东城墙街的东侧原来是老城墙,街道的名字即由此而来。这条长约400米的街道一侧除了有几个家属院外,还有约50户人家。

市蔬菜公司家属院的老居民胡玉说,他家早在1982年就搬到了东城墙街。“原来的东城门在护城河东大街桥西侧。当时,拱形城门只剩下一个门洞,外形宛如一个大土堆,没有可以开合的木门。”胡玉回忆道,东城门两侧有城墙,城墙的顶部很宽,可以并行两三个人。东城墙街的西侧原先有一个大坑,后来被填平。

东城墙街的名字中虽然有“东城墙”3个字,可见过城墙的人并不多。

“我搬到这里的时候,城墙还剩半米多高,小孩儿能跳上去玩耍。”东城墙街的居民刘满全说,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段城墙有什么样的历史。后来,仅剩的一段城墙也被市蔬菜公司推掉了。虽然城墙没了,但东城墙街这个名字保留了下来。

许昌护城河从明嘉靖年间基本形成至今已有约500年历史。旧时,护城河与城墙作为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可以说是一座城市的“标配”。

位于护城河畔的许昌老城墙,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受风雨侵蚀、战争破坏,如今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护城河沿线的三两石墩,鲜有人知当年它们曾是支撑高大城墙的基石。

既然东城墙街与老城墙有关联。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许昌老城墙的过往吧。

据1993年出版的《许昌县志》记载:“唐代曲环卫陈许节度使兼许州刺史时,修筑土城,并导潩水注入护城河。”然而,当时的城墙风貌无任何史料可查。

民国时期许昌县城街巷图清晰地显示完整的城墙。“周围九里一百三十九步,高三丈三尺,广一丈一尺。计垛口一千二百三十个。”在《许昌县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清晰地记载着许昌老城墙的历史风貌。

“我小的时候城门还在。东城门有两扇高大的木门,开关需要几个人配合,有一根粗木棍作为门闩!”家住市区东大街的87岁居民董国建回忆说,当时东大街一带的民房大都很破旧。

由于风雨侵蚀、年久失修,加上战争破坏,新中国成立前的许昌城墙“遍体鳞伤”。为了修复千疮百孔的城市,20世纪50年代,政府决定推平城墙进行绿化。

为彻底改变城市旧貌,我市确定将旧城墙普遍推平,整修为环城园林路,进行绿化,使其成为风景区。由于当时缺乏此项经费开支,许昌市委计划发动广大职工、干部、学生,在不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情况下,每周每人进行半天的义务劳动,以完成推平城墙和绿化的任务。后来,市区的一些道路都是在推平老城墙、比照老城墙走向的基础上修建的,如建设路等。

“当年推平城墙以义务劳动的名义参加,各个机关、单位、工厂等都分配有任务。由于没有机械,全靠人工扒、拆、推、拉,场面很壮观。就这样,许昌城墙陆续被推平了!”曾经参加过义务劳动的老人说。

东城墙街紧贴着老城墙延展,如今在这里居住的多是老人。在这条并不繁华的老街沿线,窄窄的巷子曲径通幽,让人暗想,沿着这条“时光隧道”,是否每一步都有故事?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