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许昌要闻

跨越万里的“牵手”——我市深化对德合作综述

【信息来源:许昌报业传媒集团【作者:【信息时间:2019-08-13 08:45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我市与欧绿保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德国史太白管理和技术中心签订许昌中德创新中心项目,与拉恩迪尔区就推进友好城市事宜签署合作备忘录;大周产业集聚区与百菲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订铝灰处理项目合作协议;襄城县、首山化工与德国中国创新联盟签订新型材料项目;德威科技与德国奔驰设计公司签订轮毂出口项目;宇龙集团与德国西马克梅尔公司签订螺旋管生产线引进项目;金宏印业与曼罗兰(中国)有限公司签订对开十色加上光胶印机设备订购协议……

8月4日至7日,市委书记胡五岳带领许昌代表团赴德访问,开展经贸对接活动,共签订8个对德合作协议(项目),为全市对德合作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一个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内陆城市,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规模“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通渠道、搭平台、建机制、重交流,持续深化对德合作,实现了对外开放的“逆袭”,加速了产业发展的“蝶变”。

加强交流 常态化互动“结对子”

德国与许昌,相隔万里,却在相互合作中日益增强了“互引力”、织密了“联络网”。

时间倒回到2015年11月12日至14日,应德国黑森州政府邀请,随中国经济联络中心访德代表团出访的许昌代表团对黑森州进行了访问招商。这期间,许昌代表团与法兰克福企业代表、工商会代表以及黑森州政府代表进行了专题会谈,举行了中德关系专题会议,尤其是与鲁道夫沙尔平战略咨询交流股份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联系,拉开了许昌与德国合作的帷幕。

此后的3年多时间里,双方的交流互动日益密切。

为将企业这一经济主体推向前台,我市每年都组织两次以上赴德“走出去”经贸活动。每次出访前,由企业提出合作意向,交中介机构在德国选择合作伙伴,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谈判,提高了合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精准度。3年多来,许昌经贸代表团11次大规模赴德交流,累计100多家有实力、有意愿、有基础开展对德合作的企业赴德考察,谋求合作。

每次考察期间,推介和宣传许昌都是许昌经贸代表团的重要任务,拜会老朋友,结识新朋友,畅叙友谊,洽谈合作,不断加深与德国企业界的联系,充分展示了许昌魅力,极大提升了许昌知名度。万里之外的德国,骤然刮起了一阵“许昌风”。

许昌的开放姿态,得到了德国方面的积极回应。3年多来,在鲁道夫沙尔平战略咨询交流股份公司的牵线搭桥下,德国百菲萨、欧绿保、史太白等60多家德方企业先后70余次莅许考察对接,“结成伙伴、面向未来、实现共赢”成为他们对“牵手”许昌最高频的评价和热切的期待。

“许昌是一座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厚重、充满活力的城市。我很乐意来许昌,也非常享受与许昌的合作过程,现在我已经把我的‘生物钟’调成了许昌时间。”3年多来,鲁道夫·沙尔平先后20多次莅许考察,成了许昌的老朋友。“我对双方合作充满了信心,对合作前景非常乐观。我会继续开展深入细致的对接工作,力求反映和满足许昌企业的多元化国际合作需求,不遗余力地把与许昌的合作打造成中德合作的成功典范。”鲁道夫·沙尔平表示。

聚焦产业

“许昌速度”对接“德国质量”

在大周产业集聚区河南晟丰科技公司120米长的不锈钢六连冷轧生产线上,看不到工人们繁忙作业的景象,从开卷、上料到轧制、成型,全都由电脑智能控制。

“这条生产线属于集成创新,融合了德国西门子TDC智能化轧钢系统和德国西马克公司技术,是全省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不锈钢冷轧生产线,加工0.3毫米厚的不锈钢卷材能实现一次成型,更加节能环保!”该公司董事长庞国伟介绍。

深化对德合作,不仅能够用好德国的工业文明成果,而且将赢得同步走进工业化升级版的机会。在对德合作中,我市聚焦优势产业,大力推动许昌制造与德国品质“联姻”。

大森隧道公司成功并购德国GTA公司,获得了核心技术;德威科技公司引进德国库克技术和机器人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年产100万只镁合金汽车轮毂项目建成投产;大张过滤公司引进德国克林高公司的隔膜滤板反冲洗等技术,破解了生产难题;平煤隆基公司引进德国光伏电池生产技术,推动了转型升级;亚丹家居公司引进的德国迪芬巴赫秸秆板生产线全面运行;森尼瑞公司与德国史太白公司合作设立的施坦贝斯管理与技术(许昌)中心正式揭牌……

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和德国技术走进许昌,实现了“德国质量”与“许昌速度”的完美“嫁接”,双方的产业合作迈出了坚实步伐。

去年2月,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正式获批,成为全国第八个、全省首个获批的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根据建设方案,合作区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对接,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新材料及健康养生四大产业13个细分领域,全面与德国合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工匠人才,推动整机制造业发展,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带动工业设计、教育培训、科技金融和知识产权等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同步成长。

扩容提速 打造中德合作典范

合作共赢,蓄势谋远。

目前,我市累计签约对德合作协议82个,其中25个项目已落地,涉及投资合作、技术研发、设备引进、职业教育、产品出口等多个领域。三年多来,双方的合作有序推进、卓有成效,结出了累累硕果。

——搭建了合作平台。推进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为我市中小企业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打造了重要平台和载体。规划建设中德(许昌)产业园,加强了与德国知名企业在智能制造、再生金属利用、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合作。与史太白公司合作设立施坦贝斯管理与技术(许昌)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服务。

——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引进德国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理念,嫁接许昌再生金属、电力装备等先进制造产业,提升技术水平,助力转型升级,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提升了职业教育水平。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加强对接交流,提升职教水平。目前,已有许昌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与达姆施塔特应用科技大学、中黑森工业大学,许昌电气职业学院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开展职业教育合作,定期组织研学交流活动,学习引进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推动了友好城市合作。许昌先后与德国拉恩迪尔区、伊达尔奥伯施泰因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以经贸合作为纽带,定期互访交流,推进双方在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国际交往的“朋友圈”更加广泛。

“今年是许昌对德合作工作拓展与深化的重要一年,我们要继续围绕‘三个20(落地20个项目、签约20个项目、达成20个合作意向)’的对德合作工作目标,进一步拓展对德合作领域,构建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德合作新格局,打造全省对德合作的典范。”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

手机扫一扫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